欢迎访问上海公益网  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当读书也“内卷”起来

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,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,欢迎点击上方的“水寒说语文”关注。

2023年第八十二期(总第752期)

【按】本文首发在《中国教师报》2023年11月1日第8版教师成长周刊上。转回我自己的公众号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。



还记得几十年前,我第一天上小学时的情形。老师要考查一下新生的水平,看看有多少同学能从1数到20。我骄傲地说:“老师,我能数到100!”那时候能从1数到100就算高水平了。这要放在今天,恐怕瞬间就会被秒成渣吧。

不记得当初老师是否调查过认得多少字,那时候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都是真正的“零基础”。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不是识字,而是撒尿和泥、下河摸鱼、上树掏鸟……今天的孩子呢?显然不可能再“零基础”去上学了。有无数的家长,孩子还没上小学,就因为孩子还做不到自主阅读而焦虑不已了。读书在这个时代肉眼可见地内卷起来了。

小学阶段,小小年纪,就已经被老师或者家长要求读四大名著了。学校还会开展评选读书小博士一类的活动,要比一比谁读的书更多。也有一些学校甚至会要求学生会晒出自己与书的合影,高高的一大摞堆在那里,和小小的身体比较起来,也算是“阅读等身”了。

到了初中又如何呢?要做整本书阅读,要做名著阅读,但因为各学科学业负担很重,于是名著阅读常常沦为为考试而进行的阅读,很多学生把“名著阅读一本通”之类的练习册当成救命稻草,记住了一些与名著有关的碎片化知识及情节,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书,就更不用说品味鉴赏了。

饶是如此,如果有了小学阶段的那看起来数量颇大的阅读作为底子,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也不会太差吧。但事实却并不乐观。初一语文考试,要学生写出带有“兔”的成语,结果呢?翻看学生的答卷,仿佛是在看一个笑话集。有写龟兔赛跑的;有写鸡兔同笼的;甚至兔年大吉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。即使能答对,大多数人也不过是写了个守株待兔,而能写出来狡兔三窟、兔死狐悲、兔死狗烹之类成语的学生少之又少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原来,小学阶段看似轰轰烈烈的读书,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,也是假的。不是要写读书报告评选读书小博士吗?那就在网上摘抄一些,交上去就算完成任务,并没有真读。不是要晒晒读过的书的照片吗?反正那么一大摞堆在那里,也没有人较真要查证一下。读书变成了走形式,走过场。很多人觉得,与其一本又一本地读下来,还在考试阅读中丢分,莫不如直截了当地多做一些阅读题来得高效,于是,“做阅读”代替了“真阅读”。

这样做的恶果是什么呢?考试阅读的材料为了考试的需要,会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删改,于是难免会造成语言干瘪,逻辑断裂等问题,经常读这样一些文本,自然也就近墨者黑,取法乎下,于是就得之下下了。想通过这样的“伪读书”来提高语文素养,那必然是缘木求鱼。

那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怎样的呢?

首先,真正的读书一定不是完成任务式的,而是要趣味为先。

我在给学生上课时,从不指定必须要读什么书,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。比如,在讲《狼》这篇课文时,我就扩展开来给他们讲一讲《聊斋志异》中有意思的故事,讲到高潮处,戛然而止: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其实没有下回,真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,就要课下自己找书来看。

大约七、八年前,一位已经毕业很长时间的学生送给我一本他写的小说《神探蒲松龄》。这本书以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故事为底本,把志怪小说改造成了探案推理小说。在前言中,他特别提到我当年讲《聊斋志异》时对他兴趣的激发。有谁会想到多年前埋下一颗种子,会以这样一种形式发了芽呢?

其次,真正的读书一定不能急功近利,而应以无功利为主。

今天的学生读书,实在是太功利了,常常是考什么就读什么,不考就不读。这样就会导致阅读面很窄,而且,考后即忘。事实上,阅读的作用,不是立竿见影,而是厚积薄发。

常常有人对着我家里的几十组书柜发问,这些书你都读过吗?我很坦白地告诉他们,大部分都没有仔细读过。然后他们接着的问题就是,既然大部分都没有读过,那买这么多书来干什么?不是浪费了吗?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”虽然并不是每一本都仔细读过,但总是约略翻过,正是这大量和书接触的经历,才逐渐养成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判定某一本书价值的能力。

再次,真正的读书一定不能脱离现实,而必须要与现实相结合。

读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,从纸面上来,到纸面上去,脱离生活读死书,死读书,最后只能落得个读书死的下场。我常常在课堂上就某个现实生活中的现象,用《论语》中的话语来做一些解读。学生最初觉得有些奇怪,为什么今天发生的事情,“子”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“曰”过呢,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本领?我告诉他们这就是经典的力量,书中所讲的“理”可以穿越时空和现实生活中的“事”有机结合。经典只有和现实不断碰撞,才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。

在读书内卷的当下,有些人总是期待寻找一个终南捷径,以为只要读几本书,就可以在某个领域登堂入室,那实在是痴心妄想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,书也要一本一本地读,不要奢望一口吃个胖子,当然,也不要奢望读几本书就能让自己渊博起来。

那打开读书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呢?冰心先生说得好:“读书好,好读书,读好书。”我以为就是要循着自己的兴趣,踏踏实实地牵连不断地读起来。这里看看,那里瞧瞧,在书海中遨游,慢慢地发现各种宝藏,然后就绝对不会再为读书内卷而焦虑了。

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
欢迎分享,若公众号转载,请联系授权。

给我自己的作品带个货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上海公益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